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第二批)加征關稅的公告
稅委會公告〔2018〕6號
2019-05-28
中國電源產業網

導語:2018年7月11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并就該措施征求公眾意見。8月2日,美方宣布擬對上述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措施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導致中美雙方貿易摩擦升級,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則,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2018年7月11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并就該措施征求公眾意見。8月2日,美方宣布擬對上述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措施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導致中美雙方貿易摩擦升級,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則,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5207個稅目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該措施涉及自美進口貿易額約600億美元。有關事項如下:
一、對附件1所列2493個稅目商品加征25%的關稅,對附件2所列1078個稅目商品加征20%的關稅,對附件3所列974個稅目商品加征10%的關稅,對附件4所列662個稅目商品加征5%的關稅,具體商品范圍分別見附件1至附件4。
二、對原產于美國的附件所列進口商品,在現行征稅方式、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分別加征相應關稅,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稅不予減免。
三、相關進口稅收的計征:
加征關稅稅額=關稅完稅價格×加征關稅稅率
關稅=按現行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關稅稅額+加征關稅稅額
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相關法律法規等規定計征。
四、實施日期另行公布。
附件: 1.對美加征25%關稅商品清單
2.對美加征20%關稅商品清單
3.對美加征10%關稅商品清單
4.對美加征5%關稅商品清單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2018年8月3日
附件下載:
來源:
標簽:
相關信息
MORE >>-
工信部:加強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工信部印發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網絡覆蓋范圍,鼓勵制造企業通過內網改造升級實現人、機、物互聯,為共享制造提供信息網絡支撐。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試行開展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試行開展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根據我國利益相關方的申請,將部分符合條件的商品排除出對美加征關稅范圍,采取暫不加征關稅、具備退還稅款條件的退還已加征關稅稅款等排除措施。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試行辦法見附件。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8〕5號),現將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二有關調整事項公告如下: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 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
? 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同時就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開始征求公眾意見。美方這一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則,有悖于中美雙方磋商已達成的共識,嚴重侵犯我方的合法權益,威脅我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
工信部等三部委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
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并開展試點工作。
保監會針對新材料推廣應用中存在的特殊風險,指導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新材料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產品(以下簡稱新材料保險),承保新材料質量風險、責任風險。承保的質量風險,主要保障因新材料質量缺陷造成的合同用戶企業更換或退貨風險。承保的責任風險,主要保障因新材料質量缺陷造成合同用戶企業財產損失或發生人身傷亡風險。 -
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9月12日,中國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批次新材料生產企業自主投保,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綜合保險產品進行承保。鼓勵大型材料生產企業投保較高責任限額,充分轉移相關風險。原則上中央財政補貼的責任限額不超過合同金額的5倍,且最高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
保險公司應綜合考慮投保企業的行業種類、生產經營規模、風險管理水平、歷史損失、信用記錄等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保險費率。原則上中央財政以最高不超過3%的費率標準給予補貼。